学校主页 加入收藏
在波士顿的颁奖典礼上 他们让世界看到深圳大学--媒体报导暨部分队员感想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2-14        点击数:
 




宣布深大团队获奖的瞬间

已经接近尾声了


在波士顿的海恩斯会场里,高居顶梁的追光灯闪耀着,二楼看台、一楼内场都黑压压坐满了人。面对这大型演唱会般的舞台,你不会想到,这里的“观众”们其实是来自42个国家的近三百支高校队伍。


音乐响起,伴随着轻柔的英文低唱,你会看到再熟悉不过的校园场景出现在异国的大屏幕上。曲终,一个校徽在屏幕上浮现。李格非和队友们听到后排的人用有些蹩脚的普通话一字一顿认真地念道:“深—圳—大—学。”

 

值了。


他们觉得值了。


近一年的长跑、拼了命的努力,都值了。


因为自己团队的制造宣传片压轴播出;因为在iGEM竞赛中成功斩获金奖与单项第一;更因为让世界看到了深圳大学,并向众多国际一流大学证明了:我们深圳大学,可以做得比你们好。


new image - 7fp3t.jpg

2017SZU-China团队登台领奖




波士顿“掘金”


2017年11月4日,在波士顿举行的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总决赛上,来自深圳大学的团队不仅被评委授予金牌,还力压同组的哈佛、斯坦福等国际名校,拿到了单项第一。深大,与复旦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一起,成为中国大陆成绩最好的三支队伍。

 

对深大快速的成长感到惊讶的不只国际高校,还有带队老师陈伟钊自己。用他的话来说,这几年在波士顿会场的深大,完全是画风的扭转。

 

四年前,陈老师听到浙江大学的老师说,自己的学生在参加一个比赛叫iGEM。“在听他讲完一串名字之后,我跟你们的感觉是一样的,完全懵掉了。”了解过之后,他心里感叹,原来别人已经玩得这么厉害了。跃跃欲试的自己恰逢教务处推出学科竞赛计划,申请批准后,他拿到4万元经费。

 

而4万元远远不够。

 

据陈老师介绍,2014年的iGEM,参赛的中国高校基本都是“985”。为什么?因为太花钱。国家设立的“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拥有中央财政专项额度的资金支持。而“双非”的深大,几乎什么支持都没有。每年三十余万,从哪里来?

 

“如果没有深大校友的支撑,我们都无法起步。”先是管理学院的一个校友赞助了10万,接着校友企业正中集团又捐出100万支持深大竞赛项目。“给一个竞赛捐100万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陈老师说。四年以来,深大校友及校友会一直是深大iGEM团队背后强大的支撑力量,深大也因此成功走进赛场,成为国内团队里一支“特殊”的存在。

 

“没想到你们还能找到赞助。这个比赛挺不容易的,尽力走完就很不错了,至于成绩如何,是没关系的。”深大参赛第一年,院里的领导这样对陈老师说。

 

那一年,当与众多985高校的团队一起站在波士顿总决赛偌大的会场时,同学们远远地站在一旁,新奇又胆怯。“哇,那是牛津啊。”“那边是剑桥诶。”看到别人的海报都觉得“好厉害”,不敢和其他队伍交流。“别人可能也感觉我们是个很不入流的学校。距离感很强烈。”陈老师回忆道。然而,这所“不入流”的学校,在参赛第一年就一举拿下金牌,令整个团队士气大振。

 


四年后的深大,除了宣传片压轴播放、拿下最佳单项奖等实力上的变化之外,最明显的就是同学们的转变。“这一点我是最骄傲的。”陈老师说,“从刚开始自己觉得和别人差得很远,到现在已经可以说我们做得比你们更好。”今年的总决赛会场上,牛津大学的团队主动拉深大的同学过去交流,说:“你们做得很棒。”



海恩斯会场当天的盛况




自己就是“大腿”


队长李格非在采访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她舍友拿到学院的保研名额,去参加某夏令营,作为一个来自“双非”学校的学生。夏令营途中,碰巧有次听到一个老师很大声地说“深大算什么,除了有钱啥都不会”。气得舍友躲到食堂,哭着给李格非打电话。

 

“我很心疼她。她后来拿到保研名额哪都不想去,放弃了985、211,只留在深大。”李格非说,“我希望大家对深大要有信心,做一个为自己学校自豪的人。”

 

“包括我们参加竞赛也是这个原因:想让深大在世界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社会调研到实验操作,从组织策划到网页设计,从美工宣传到英文演讲……所有的这些都是评判标准的一部分,这个国际竞赛涉及的范畴远远超过了其专业本身。而来自深大四个学院(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医学部、高等研究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八位同学组成的队伍,所具备的能力更是惊人。


420671125934278175.jpg


 最佳单项奖奖牌       



一年前,医学院的张坚涛看到深大iGEM的招新,“可以去波士顿?那还能顺便看一场NBA。”他抱着这样的想法加入了团队。“我以为会很轻松,会有很多大腿和老饼‘带飞’。后来做着才发现,自己就是那个大腿。”



从一个不是生物学专业的“小白”转变成独当一面的“大腿”,张坚涛全靠自学。“没有人带你,不懂就学。”他认为,一件工作一旦接手,你就要把它从头做到尾。若是做了一半交给别人,结果失败了,都不知道是谁的责任。

 

不懂的问题除了请教别人之外,张坚涛更多选择自己查。“问到的答案一定准确吗?我真的可以直接这样做吗?”有时一个步骤不清楚,上网查文献资料就要花费好几天,才能确定有把握的做法。他学习的过程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由于分校区,张坚涛只能在后海实验室和西丽宿舍之间来回奔波。暑假早上六点起床,坐车到后海,从八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一两点,这样的日子几乎覆盖整个假期。“但很多事情是自己做才有的。”甚至有时做准备就花掉一整天,当凌晨两点终于一切妥当,他吃完早已冷掉的本是作为晚饭的外卖,开始做实验。清晨六点,得出实验结果。他走出安静的校园,坐车到西丽洗个澡,之后又返回后海实验室。

 

“那时候做实验精神会很亢奋,中间就忘了睡觉。”他回忆说自己最“巅峰”的时候,能连续两天不睡。“特别是暑假不用上课,根本不知道今天是星期几,只知道是几号,因为deadline就在后面挂着。”


张坚涛同学

 

“我最担心的,就是怕他猝死。”陈老师半开玩笑地指着张坚涛说,“晚上三点张坚涛在还群里发讨论,早上七点多我回复他一句,他立马就回我。他做实验时可以站着睡着的。”

 

就像“沉没成本”一样,投入越多越不想放弃。有两次回西丽,就差一分钟错过了末班车,他眼睁睁看着公车开走。光是暑期往返两个校区的打车费,张坚涛就花费了两千多。“太烧钱太花时间了。但已经做了那么多,如果放弃了,意味着你什么都得不到

。”他坦言如果再多坚持一个月,可能真的就要撑不下去了。

 

整整一年,没有唱k,没有电影,不去海岸城,也不去桂庙。deadline一个接着一个,没有空隙,今天做不完就要和明天的任务堆到一起。队长李格非不仅曾经担任生科的学生会主席,是vivo音乐队的成员,还在西丽参加了舞队。陈老师说:“这么多才多艺的一个人,已经一年没有过任何娱乐活动。”李格非笑着接过话头:“前两天去看了第一场电影,才发现都忘了自己原来那么喜欢看电影。”

李格非同学





收获的不止是金牌


一个竞赛质量如何,要看你的竞争对手。汇聚国内外顶尖高校的iGEM,所有人都是朝着金牌去努力的。“这个竞赛投入非常大,并且有时空的转化。”陈老师解释说,“从波士顿回来后,参赛队员都会感觉‘刷新’了一番。”

 

每年中旬,中国的iGEM队伍都会参加中国iGEMer团队会议CCiC(Conference of China iGEMer Community)进行交流分享。今年8月,深大iGEM团队来到福建农林大学,与50多支队伍、300多名iGEMer进行交流。

 

“展示交流的时候,觉得自己跟他们比,真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用张坚涛的话来说

,那时别人实验值的完成度在百分之八十,而自己只有百分之十。去之前以为大家之间就算有点差距但也不会很多,结果看到之后,满脑子只想:不要看了快回去做实验吧。“那时的刺激非常大。之前的熬夜都不算熬夜,自己还不够拼,要把熬夜上升到通宵。”张坚涛说。

 

回到深圳,张坚涛以“拼命模式”做了一个月,赶上了差距的百分之七十。半年后的决赛,以成绩证明了自己的超越。在宣布获奖结果的一瞬间队友都兴奋地跳起来,他却很平静。“我只是觉得很好可以去领奖了,这个结果是在预期之内的。”

 

除张坚涛的实验外,网络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iGEM比赛要求所有队伍要将自己的过程和成果以全英的形式展示在自己做的网站上,所以除了英文文稿的撰写,连代码也要自己动手打。为了帮计软的同学分担工作量,每个成员都通过自学,可以完成代码的基本操作。“用心经历这一年,每个人成长都很多。”李格非说。


团队合影

 

她表示,在整个过程中,自己的收获已经远远超过了奖项本身。

 

除了成长,还有收获的还有8个人的友情。从最开始的陌不相识,到后来组成队伍,一年的时间里,虽然没有别的社团那种娱乐、出游、聚餐,但是大家一起熬夜工作、社会调研、吃外卖……到决赛出发前,大家一起订机票酒店、买电话卡、借Wi-Fi……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8个成员共同完成。“我们团队每一部分都非常重要,什么都不能少。假如去掉某个人,那现在一定都不是这个结果。”陈老师说。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大家一起吃波士顿龙虾的时光,一切的付出终有回报。


团队在波士顿图书馆



李格非是连续两年在闭幕式上哭的人。

 

去年的深大队伍只拿到了铜牌,并且作为最先宣布的奖项,“第一个就是我们,后面的一切都跟我们没有关系了。听着别人欢呼特别难过。”她说,“而今年,是因为极度的开心。”当时她拿着单反在录像,画面都因为兴奋而抖动,后来干脆把单反扔在座位上,在每一次提名奖项出现“Shenzhen University”的时候尽情尖叫。“就跟得了奥斯卡一样的感觉。”

 

深大参赛以来的首个宣传mv是李格非带领队员一起出演拍摄的,其中她自己作英文歌词自己演唱。这个建议来自iGEM advisor胡昶星:“就算没有拿到奖,做了mv就能让全世界看到深圳大学。这也是个里程碑了。”李格非说,“中国很少做这些,有的话是台湾在做。所以我们今年尝试了一下,没想到他们那么喜欢。”


“只要我们以自己学校为豪,有一天学校才能以我们为豪。我是认认真真这样想的。”


团队创作的深大宣传mv



2017iGEM团队名单